(时事)女子深夜遭猥亵,外卖单成“帮凶”?状告平台骑手公司被驳回
本篇文章3512字,读完约9分钟
一张没有隐藏姓氏和电话号码的外卖单是如何成为一起猥亵事件的帮凶的?
去年10月,张女士的外卖单在运输途中掉了,正好被楼上租的人捡到。于是谎称送货,骗楼下张女士猥亵。现在,该男子因强制猥亵罪被判处4个月的刑事拘留,但张女士起诉外卖平台泄露隐私的案件仍在上诉中。
外卖订单导致隐私泄露是有先例的,但随着这两年外卖平台开通匿名购买和号码保护功能,情况似乎有所好转。为什么张女士的外卖单没有隐藏个人信息?这次事件中,外卖平台和丢失外卖单的外卖骑手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s2/】该男子因为发现外卖单而冒充女男友猥亵【/s2/】
2019年10月21日凌晨,刚刚和男友谈完话的张女士在饥饿平台点了一份外卖。她注意到当天的订购页面不像往常一样,没有隐私保护按钮。考虑到一个人生活的安全,张女士特意在联系标题一栏选择了“先生”。
大概半个小时,发货了,但是没有发货单。张女士告诉隐私卫士,当时并不在意,以为外卖单是在运输过程中不小心吹掉的。她没想到的是,这张外卖单掉在了她居民楼一楼的电梯里,上面明明写着姓、电话、地址等信息,而“先生”二字却被*挡住了。
分娩后不久,张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让她下楼去取分娩。
“因为我挂电话的时候男朋友说送奶茶,我以为是他的到来...只是这个时间和我估计他到达的时间差不多。”虽然显示为奇怪的数字,但张女士并没有多想。“男朋友在银行做生意,手机号码不固定”,“罪犯和男朋友老家还在一个地方,口音一模一样。”张女士说,“95%的人都会这样。”
下楼后,张女士没有在老地方找到男朋友的车,就打回了之前的电话。“他说原车撞了,被送到4s店。那是一个朋友的车,”她说。“当时我很感动。车子坏了,给了我什么。”
根据电话里那个男性声音的指引,她找到了那个男人的车。张女士提到,因为停车点没有路灯,该男子故意坐在后排,穿上毛衣,几乎遮住了她的脸和头发。她第一次不知道。她长得像她的男朋友,上了公共汽车。
▲犯罪现场照片,当事人提供。
他一上车,那人就想拉住她,张女士注意到不对劲。“然后我摸了摸他的头发,他在上面抹发胶,我男朋友也不递胶。”。她反应过来后,立刻打开车门跑回家,并报警。
警方赶到后,根据张女士提供的线索,该男子很快被逮捕并绳之以法。据悉,该男子是张女士楼上的租客,在电梯口接了张女士的外卖单后,便开始作恶。根据法院的判决,该男子最终因强制猥亵罪被判处四个月的刑事拘留。
起诉外卖平台泄露隐私,被驳回。法院:没有因果关系
虽然犯罪分子已经被绳之以法,但张女士告诉隐私卫士,她不仅失去了工作和爱情,而且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很痛苦,很有压力。我从今年2月开始培养。”
特别是,她想知道罪犯是如何得到他们的电话号码的。直到事后查看监控,她才知道犯罪分子找到了没有隐藏电话号码的外卖单。“我很生气,所以我决定和他们一起去法院,”她说。
今年3月,她委托律师向苏州姑苏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台和骑手外包公司公开道歉,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害赔偿30多万元。
然而,张女士认为她会胜诉的诉讼被法院驳回。
一审判决认为,根据《饿了么外卖隐私保护服务失败的解释》,2019年10月20日至25日,饿了么平台外卖号隐私保护业务中属于江苏省苏州市的部分号码处于异常状态,无法实现隐私号码的功能。
▲“号码保护”在事发当天人饿的时候,平台页面没有显示。由当事人提供。
▲正常情况下饿的页面显示提醒“号码保护”。
对此,饿了么平台对张女士的真实号码未能脱敏并显示在外卖单上,从而泄露其隐私深表歉意。但平台强调,骑手由外包公司宁波卢生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管理,交付行为并非因饥饿而进行,因此对损害结果的相应赔偿责任应由骑手外包公司承担。
但配货外包公司认为,张女士因泄露个人信息而遭受的侵权行为,与她在饥饿状态下未能履行个人信息安全义务有关,与配货骑手的行为并无因果关系。而且发行附加人在事件中既没有伤害也没有过错,公司不应该承担责任。
法院裁定,饿的时候平台没有脱敏手机号,骑手把外卖单留在电梯里,导致张女士的手机号泄露。然而,与张女士的人身伤害没有因果关系。而且,饿了么和莱德外包公司并不存在侵犯张女士隐私权的主观故意和违法行为,也不具备侵犯隐私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因此驳回了张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
"系统故障不是针对法律不敏感要求的合理防御."张女士的律师黄先生援引相关法律法规称,对平台上收集的个人信息脱敏,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同时,无论骑车人出于何种原因留下取出单,都存在未经允许泄露个人信息的过错,无论是否造成损害,都应承担侵权责任。
据张女士说,正是饥饿平台和骑手的过错导致了她的隐私被披露,从而引发了这一事件。如果前两个环没有错误,机器坏了及时维修,外卖单完全可以自己送,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外卖平台和骑手公司之间存在间接因果关系,也应承担补充责任。
张女士透露,她已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隐私卫士打电话给苏州姑苏区人民法院,未收到回复。
外卖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有先例,平台隐私保护措施受到质疑
该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很多网友质疑张女士为何无法辨认男友,甚至深夜钻进陌生人的车内。
张女士坦率地说,她觉得自己像只猴子。“到目前为止,整个过程实际上非常痛苦,”她说。她之所以还愿意站出来,是希望外卖平台的隐私泄露问题得到公众的关注,推动相关企业的整改。她认为外卖企业在享受互联网信息红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她希望此类案件在此告一段落,不希望其他消费者再次遭受类似伤害。
据隐私卫士称,外卖订单信息的设置导致隐私泄露是有先例的。2016年以来,各外卖平台陆续推出隐私保护措施,并陆续推出“匿名购买”、“号码保护”等功能,但这些功能默认关闭。
2018年4月,有媒体爆料称,数十万客户的私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和地址,被互联网公司和各种qq群的骑手任意转卖,每件商品的价格不到一毛钱。很快美团和饿了么相继宣布,全国范围内默认开启隐私保护功能,订单完成一定时间后虚拟号码无效。
但这并不总是100%有效。隐私卫士发现,如果你饿了,使用平台号码保护服务的说明上写着“当号码保护服务提供商出现服务故障时,你的手机号码会显示给商家和骑手。”
▲如果您饿了,使用平台号码保护服务的说明。
而且外卖平台的号码保护服务推出后,外卖送餐人员向用户发送“好友短信”或微信好友应用的情况还是很多的。很多网友质疑虚拟号的长期有效性,质疑平台是否对骑手隐瞒了客户的真实姓名。
据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网上消息,今年5月,南京江宁一名女子及其同居好友突然收到一份她并未订购的外卖,外卖单上写着她的真实姓氏,但预留号码是送餐人的手机号码。调查发现,她的姓氏和地址信息是由一名外卖骑手泄露的,这名骑手此前曾给她送过食物。
外卖平台和骑手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那么,在这次事件中,饿了么和莱德公司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
北京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熊表示,在此次事件中,用户的地址、电话等信息属于隐私范畴,未经本人授权,对该信息未采取良好的保护措施,饿肚子显然是错误的。但是,赔偿金额和平台基于过错的责任可以由法院自行决定。
中国互联网研究会法律工作委员会胡刚也认为,根据《网络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平台应切实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否则,受损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实施行政处罚。
北师大国际网络法治中心执行主任吴申阔指出,饿了就有数据泄露的责任。但从个人信息侵权的角度来看,“从民法的角度来看,共同侵权的判断存在共同过错。连带责任不太准确。”
根据《民法》,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间谍、侵入、泄露、公开等方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一审判决指出,侵犯隐私权作为民事侵权行为,是基于过错责任原则的一般侵权行为,需要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四个要件。
根据一审判决,法院认为饿了么和莱德外包公司对张女士的隐私权不存在任何主观故意或违法行为。熊表示,“保号”服务的缺陷在人饿的情况下是否主观故意是有争议的,但显然不是骑手留下外卖单的主观故意行为。
他还提到,法院认定骑车人有过错,但与张女士遭受的侵权没有因果关系。“推理可能有些问题。”。但他也强调,由于看不到庭审细节,无法确定案件中是否有任何隐藏信息。
吴申国认为,从司法判决的角度来看,在多重因果关系的情况下,直接因果关系是主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不仅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原因是无限的,那么这个因果链将是边际的,超出了社会普通人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他解释道。
标题:(时事)女子深夜遭猥亵,外卖单成“帮凶”?状告平台骑手公司被驳回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奥一都市时报是国内覆盖面最广、公信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时报之一,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奥一都市时报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