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陆续骗走330万元,月月不忘留下生活费,这伙骗子挺“贴心”!
本篇文章1496字,读完约4分钟
虽然冒充“公安法”诈骗并不是什么新把戏,但诈骗者也会用各种各样的招数来建立“招数链”。近日,北京市民苏女士完全被这个“链条套”骗了,被骗了330多万,才恍然大悟。
今年3月23日,苏女士接到一个自称“平安银行”的业务员电话,说她1月10日办理的信用卡消费8968元,但苏女士说不知道这件事。
▲被骗的苏女士。
“哎,你得赶紧报案,不然就扣了!”“业务员”为苏女士“设身处地”,热心地帮她报案。
“你好,我是西城公安局的警察。有人给你报了案……”接通“民警”的电话后,苏女士听到了对方背景音里的讨论:“喂,这个苏某某也涉嫌重大国家金融。案子怎么办!”这时,苏女士慌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不得不向后来打电话的“刑侦队长”解释。
对方说她相信苏女士是无辜的,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不得不继续配合。
“他说杨主任以后会联系我,让我端正态度,拒绝配合,追究我的责任...他还教我怎么跟杨主任申请‘基金盘点’,说这是证明清白的关键!”
为了争取“查资金”的机会,苏女士还专门跟“队长”排练过。
同一天,“杨局长”通过qq号将警官卡和身份证发给了苏女士。在对方的指导下,苏女士开通了一个模特网站,输入了对方提供的案件编号。她的身份证和一张涉嫌洗钱的黑卡照片显示,黑卡上有两个大红字“犯罪”。在成功获得她的信任后,对方开始分配任务。核心是“保密”,她不能告诉家人。
于是,3月25日、27日,苏女士故意到酒店开房,通过qq语音听取对方指示,上报所有银行卡号码,重新申请密码,将所有理财产品设定为“过期卡”,即将到期。是时候拍照并发送了...
“我不知道钱怎么没了。直到清明节,真正的西城反诈骗中心警察给我和我儿子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被诈骗了。我还是坚持。我必须遵守‘纪律’!”
直到4月初,苏女士的儿子无意中改变了理财产品“到期后还卡”的设置。结果,第二天,“杨主任”通知苏女士,她涉嫌“私自动用资金”,要缴纳“行为保证金”19万元。
苏女士手头没有钱,她被告知可以向同事借钱,然后全额归还。苏女士真的是向同事借钱,存进了一张新的银行卡。
“现在想想真蠢。第二天建行给我打电话,说新卡号绑定在后台一个设备上,钱转了。我问是不是我自己操作的。我毫不犹豫地说‘是’。”
就这样,苏女士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通过建行、农行、邮政储蓄等手机银行,让对方“抽走”了70多万元。
6月,骗子换了新身份。
“一位‘总检察长’表示,案件进入结案程序,但需要有足够的‘名誉点’和‘人际关系点’才能结案。”苏女士说,“总检察长”要求自己贷款以证明他的可信度。一分累积一万元。分数越高越有说服力。结案后,可以进行“数据还原”。借等于不借。
苏女士已通过房地产抵押贷款和信贷方式发放贷款259万元,并已分批存入其银行卡。说到“人际评分”,苏女士只借了16万,引起了朋友们的警惕。直到这时,她才猛然醒悟,于7月24日在丰台区岳各庄派出所报警。
经过几个月的交往,【/s2/】苏女士始终被她一丝不苟的“细心”和设身处地的[/s2/】所折服。
”每个月底他们都让我申请下个月的生活费,留下我的卡有2000元到5000元...”
“电信诈骗案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恐吓,一种是诱导,冒充‘公安法’诈骗,主要属于第一种,利用当事人急于‘自证清白’的心理。公众必须提高反欺诈意识,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核实。”警方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达10.1万起,其中5起案件占70%以上,其中一起是“冒充公安法诈骗”。丰台反诈骗中心民警建议,公安稽查执法部门不要电话办案,比如电话、qq、微信做笔录,不要电话介绍案情。
标题:(时事)陆续骗走330万元,月月不忘留下生活费,这伙骗子挺“贴心”!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奥一都市时报是国内覆盖面最广、公信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时报之一,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奥一都市时报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