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报道)涉高考招生诈骗高发期到来,声称花钱能录纯系骗子
本篇文章2989字,读完约7分钟
每年高考结束,志愿和高考录取工作开始的时候,各种花里胡哨的骗局也出现了,针对的是广大考生和家长。“花钱上名校”、“内部指标”、“提前给奖学金”等诱人的“橄榄枝”纷纷抛出,难以拒绝。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一些招生诈骗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让人防不胜防。
最近,教育和公安部门发布了特别警告,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警惕招聘的“陷阱”,谨防上当受骗。
声称花钱可以记录一个纯粹的骗子
2020年高考7月10日结束,这两天全国各地都公布了分数。
这是一个“少数人高兴,少数人悲伤”的时刻。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无疑是痛苦的。而在是否复读的纠结中徘徊,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通过内部关系疏通,随便花点钱,你会渴望抓住这个“惊喜”吗?
吴女士就是这样。她儿子2017年高考时,成绩并不理想,勉强能达到三本分数线。他家一致决定复读一年。结果第二年,吴女士的儿子还是不稳定。吴女士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明年高考的时候上不了理想的学校。这时,吴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大学招生办的电话,说可以提前安排儿子在自己学校取得两个入学资格,但要先交3万元押金。面对两校就读的诱惑和高额保证金,吴女士犹豫了很久。当吴女士决定联系对方付款时,她发现“负责人”的电话已经停止工作。
吴女士“后悔”错过了,但错过的是一场骗局,不是真正的上大学的机会。原来,犯罪分子窃取考生信息后,利用考生的侥幸心理和家长的低分高分记录,通过“伪基站”发送可以提前录取的低分诈骗短信,或者假借招生机构的“内部关系”,以花钱录取为由实施诈骗。
据了解,在过去,高考结束后往往会出现“内部招生”、“专项指标”、“补录”等骗局。犯罪分子谎称某大学名额不全,通过花钱“搞定”,考生可以获得特殊指标或补足名额。近年来,一些骗子利用各种借口要求父母在考试前支付配额。
对此,教育和公安部门提醒,高考招生制度有严格的全国统一认证加密制度和监管机制。所谓花钱考个好大学好专业,拿够成绩上大学,都是骗人的把戏。考生和家长要从正规渠道了解和确认入学考试的政策和信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筛选出来源不明的通知,不要轻信。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报警。
不要相信内部奖励积分已经交给了钱包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更多的不法分子利用“黑技术”引诱考生和家长通过改变分数来改变考生的命运。
小邵就是这样。2019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小邵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正在这时,一个神秘的“黑客”从天而降,告诉作为“救命恩人”的小邵,他是一个技术高超的“黑客”,可以为小邵修改自己的高考成绩。小邵一开始是怀疑的,但当黑客声称入侵了评分系统,并准确陈述了小邵的姓名、学校、分数等信息后,小邵开始相信神秘的黑客,并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押金1000元。第二天,“黑客”联系了小邵,说成绩改了,但是个人资料没有及时更新,让小邵交500,心急的小邵把钱转到了500。但从那以后,这位拥有巨大神奇力量的“黑客”完全失去了联系。
其实小邵遇到的这种情况纯属骗局。犯罪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想通过考试成功的心理,通过散布“考试失败,可以内部操作”、“内部加分”、“交出钱包”等诈骗信息,声称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改变分数,从而诈骗被害人转账。
教育和公安部门提醒,这种高考网上阅卷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网上阅卷科目先在保密场所集中扫描,再通过专线传送到相关阅卷点,全程由“无死角”监管。不劳无获。不要相信黑客会变成骗局。
小心所谓的专家误导和骗钱
近年来,“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高考志愿服务大行其道。一些培训机构,咨询公司,个人等。冒用教育部门、招聘机构或高校的名义开展志愿高考现场咨询辅导活动,或假冒官方网站开展在线咨询辅导,自称专家指导,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大数据平台使用费,可能给考生和家长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可能被误导,失去正常的录取机会。
陈骁是此类事件的受害者。2019年7月,陈骁下载了一个公司提供的高考志愿服务app,花599元购买了会员专属志愿服务。10天后,他发现系统给出的一些分数和官方数据不一样,于是联系客服。无法处理客户服务响应,个人数据已被修改。此后,陈骁多次联系客服,但一直无法处理。
教育部门提醒:这类事件告诉考生和家长,参与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必须认可主办机构。我们应该警惕社会上各种咨询机构组织的自愿报告咨询活动。一些服务收费高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存在违规、安全风险等问题。
特别要提醒的是,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组织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是免费的。要识别他们的官方网站,高考政策和信息必须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其他非正式渠道了解到的信息,以免上当受骗。同时,要牢记每批志愿者的填报时间和志愿者的征集,在规定时间内严格按照要求和程序填报志愿,避免漏填和错填,不要错过填报时间。保存好你的志愿者密码,不要泄露给外人,防止别人篡改你的志愿者。
文凭作坊伪造办学资格
随着考生陆续收到高考成绩,选择大学成为下一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各种“文凭作坊”也进入了活跃期。“文凭作坊”也被称为“假大学”和“学校商店”。以盈利为目的,通常采用容易与知名高校混淆的名称,以混乱的方式招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都是没有招生资格、办学资格、涉嫌伪造和贩卖假学历文凭、涉嫌非法招生或网上诈骗的假大学,考生和家长都有可能误报。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要认真认定。
2018年高考后,有考生反映,一个名为武汉经贸大学的网站内容与河北经贸大学高度相似,从网站设计、校徽、校园景观照片到学校领导介绍,几乎完全照搬了河北经贸大学官网的内容。该网站称,该校于1992年下半年开始建设,1993年6月14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对此,河北互联网信息办对武汉经贸大学伪造河北经贸大学官网(域名:whjmd)一事进行了查处。经湖北省教育厅核实,湖北168所普通高校中,没有武汉经贸大学,被称为“文凭作坊”,其网站违法。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公安、教育等部门,对涉案网站及相关人员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并依法关闭了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文凭作坊”通常通过虚假宣传、伪造招生资格、伪造招生宣传材料、谎称国家承认学历等各种伎俩来诱惑考生及其家长报考。
教育部提醒,教育部官网已公布2020年全国高考合格高校共3005所。考生和家长可以登录教育部官网进行核实。考生和家长在志愿时要认清正规院校,不要上当受骗。
此外,还有谎称帮助申请高考助学金和补贴、伪造录取通知书等欺诈行为。比如犯罪分子利用部分考生家里经济困难需要通过助学金交学费上大学,冒充大学教职员工、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中有项目,就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结果考生和家长互相汇款,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就此,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在接到自称是大学、教育及财务人员的来电及资料时,必须主动联络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核实。
在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中,犯罪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考生发送伪造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记入指定银行账户骗取钱财。所以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及教育部门网站时,必须通过官网认证链接或学校及教育部门官网登录,转账汇款时通过各种渠道验证账号的真实性。
标题:(教育报道)涉高考招生诈骗高发期到来,声称花钱能录纯系骗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奥一都市时报是国内覆盖面最广、公信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时报之一,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奥一都市时报将予以删除。